校园生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校园生活 > 正文
“云大YMI新生说” | 邹贝怡:自锦官城古祠,赴春城云约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02日 点击:


邹贝怡

高中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

云南大学云南马来亚学院2025级人工智能专业   


高三模拟考失利的那个周末,我又走进了武侯祠。檐角铜铃在风里轻晃,我想起诸葛亮“非学无以广才”的劝诫。那时,我探究题目解法的坚持,与古人钻研兵法的韧劲,竟产生了奇妙的呼应。

高中校园里的那排银杏树,是我高中时光里的老伙伴。深秋时金黄的叶子落在泥土上,我总忍不住捡一片夹在笔记本里,当作努力的勋章。后来偶然刷到云大的视频,泽湖旁的银杏枝桠舒展,阳光透过叶片洒在湖面上,和高中校园的光景莫名契合;再查资料才知道,昆明的四季如春藏着和成都相似的温润,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包容,也像极了锦官城海纳百川的气质。云南节日欢腾的烈火在我眼中跳跃,心里对云大的向往,悄悄生了根。

真正坚定学人工智能的念头,是在高中机器人社团。那是一次比赛,我们的机器败给了一台装备自动瞄准的机器。自动矫正的系统让我很是好奇。向对方一问,才知道对方应用了自动识别的技术,可以锁定目标点,这才做到百发百中。我于是明白,AI技术其实与我并不遥远,甚至并不复杂,是我同样可以研究的东西。自那时起,我立志投身于AI的学习,并怀揣着梦想——有一天能够成为研发出如Deepseek般卓越AI的团队成员。

在河边的长椅上,我三年高中最后的答卷在小小的方块里闪烁。我仔仔细细的对比着往年的招生分数表,郑重地填下云南大学。一个月后,我收到一封鲜红的录取通知书。我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,打开未来四年在云大美好生活的大门。

我还没见过云大的秋天,但我能够想象:我会背着电脑从图书馆出来,昆明温和的晚风里混着白果独特的气味,夕阳把钟楼的影子拉得很长。那会是我在云大的第一缕新声,也是从锦官城的古祠出发,终于抵达的、属于我的春城故事。

初 审 | 罗 亭

复 审 | 陈逸威

终 审 | 普园媛